首頁 >

臺灣歷史記憶箱

返回列表

七月十五日,鬼月的大日子

客家文史工作者、古蹟修復系助理教授 邱彥貴
臺灣歷史專欄


臺灣所謂的「中元」、「中元普度」或是「七月儀式」,是指在陰曆七月份中,與「鬼」或「亡靈」廣義相關的祭典,也因此七月被稱為「鬼月」。盛大的中元祭典最常見於中北部臺灣,而桃竹苗客家人又為其中數量、規模最大者。
中北部臺灣的鄉村,以輪值方式辦理中元普度。其方式為透過地理脈絡、歷史因緣、族群區劃乃至水利機制等原則,匯集各大小聚落形成單位,採值年方式,輪流於某一宮廟舉辦中元儀式。但是行政中心所在的「城」市,有行政官員駐守、城牆包圍、範圍明確,且因人戶密集,蔚為市街,故採街區或角頭逐日辦理。例如臺南、鹿港、新竹、艋舺、宜蘭等。
    中元普度的對象除了一般無人祭祀的孤魂之外,更對一些特定對象特地貼心安排。如為意外亡故者舉辦的「牽車藏  (車+藏)」超度儀式;而對於難產死亡的婦女,則準備麻油雞酒,彌補她的永世遺憾;許多地區則特別安排「囡仔普」或「童子普」,來慰藉那些來不及長大的小朋友;甚至還有在地上擺設供品的普度,為的是那些肢體殘障的弱勢亡魂,也可以席地而坐享受盛宴。
    所以中元普度或七月儀式,絕非表面上的畏懼、奢侈,而是一種博愛的表現,對於另一個世界的無依弱勢者,給予永恆的關懷。

▲ 宜蘭城隍廟前為難產亡故的女性準備的麻油雞。

 

枋寮中元:北臺灣客家人最重要的義民祭典

 

所謂的「義民」指的是:在清代武裝性的政治治安衝突中,協助官方平定事件的民間個人或團體,他們的身分漳泉閩客皆有。雖然事件當時與後世對這些義民的爭議從未停歇,但回歸本質而論,用當代的話來說,他們就是歷史上犧牲的「社區巡守隊」。義民信仰則是,對於這些歷史事件值得崇敬的死難義民,採取的宗教性紀念行為。

新竹縣新埔鎮的枋寮褒忠亭,是崇祀乾隆年間林爽文事件中所犧牲義民的祖廟,也是桃竹客家社會位階最高的廟宇。而每年農曆七月二十日於褒忠亭義民廟舉辦的「枋寮中元」,是由桃竹20個鄉鎮市區的客家人,組成了15個祭典區(聯庄)輪值,堪稱是臺灣最盛大的中元。

由於祭祀的主要對象是義民爺,所以輪值的祭典區,要在中元的一兩個月前,就前往義民廟迎請代表義民爺的黑令旗、牌位,迎回自己的祭典區廟宇內,每日準備豐盛菜餚的展開「奉飯」。到了七月十九日子時奏表之後,開始兩朝的客家釋教中元,二十日正午的「天廚正供」(拜天公),輪值祭典區民眾養許久的上千斤神豬、長角神羊,接送至義民廟前獻供,蔚為奇觀。傍晚之後,祭典區與義民廟前同步普施,當然也大宴賓客,人鬼同歡。

何以北臺灣的客家人要對這批18世紀晚期的死難鄉親如此紀念?我們推測近兩百年來,義民廟與中元組織的建立發展,不斷同步形塑了北臺灣客家社會,因此原先戰爭倖存者對犧牲者的悼念,提升為宗教性的崇敬信奉。而這場盛大的中元,則更擴大關懷,及於縹緲時空中的無依孤魂。

▲ 艋舺龍山寺中元依例安設「車藏  (車+藏)」,超度先人。

 

頭城搶孤:臺灣與華南罕見僅存的渡化儀式

 

所謂「搶孤」,指的是在中元,或是其他盛大祭典的普度儀式之後,任由民眾,特別是貧民、乞丐等社會邊緣人,搶奪祭品的過程。搶孤曾經是臺灣乃至整個華南,原先非常普遍,但現今已成罕見瀕危的儀式。
普度過程中原本就有「化食、施食」科儀,由道士、法師飛灑祭品、錢幣給臺下群眾,來象徵孤魂爭食。而搶孤實際上的意義,原本是一種博愛的關懷,將祭品布施給貧民,但卻因搶奪方式而造成傷亡暴動。
從歷史中來觀察,最晚在18世紀中葉,搶孤已出現在臺灣最早的統治核心:臺南與澎湖,到了19世紀,全臺灣都普遍舉辦。尤其北臺灣還用竹木編製成高大的「孤棧」,懸掛祭品,除了添增視覺效果,也增加了搶奪的難度。
在普度結束後,通常是一聲鑼響,群眾就奮不顧身爭相攀上孤棚、再爬上孤棧搶奪,怵目驚心的場面,曾親眼目睹過的傳教士馬偕(G. Makay)也為之震懾! 清代官方曾一再嚴禁搶孤卻無法遏止,直到清末由劉銘傳再度禁止後,可能才逐漸趨於式微。到了日本時代,北臺灣僅餘土城大墓公、板橋接雲寺與頭城開成寺三處的中元會定期辦理,而南臺灣的屏東崁頂、嘉義民雄也存有紀錄,但皆隨著社會變遷而消失。至今,規模盛大的搶孤,僅餘宜蘭的「頭城搶孤」與屏東的「恆春豎孤棚」,然都已由儀式轉化為競技活動。
在各地皆已簡化或取消之後,現今所謂的「頭城搶孤」,實為七月底「關鬼門」之際,原先稱「頭圍堡」的頭城地區,在開成寺(佛祖廟)所舉行中元祭典尾聲;頭城搶孤仍然維持了高大的孤棚,以及孤棚上佇立的13支懸掛滿祭品的孤棧,讓不畏艱難危險的選手,攀登油膩的孤柱,奪取孤棧頂的順風旗,這可能是模擬了孤魂搶食或驅逐孤魂的過程。令人驚悚的頭城搶孤,則是中北部臺灣七月的絢麗句點,宣告社會經過Reset或者掃毒完成,重新歸返平和的日常生活。
 

返回列表

船象徵「冒險與遠航」,是許多經典故事的起源。
我們願成為孩子們的舵手,和他們一起乘風破浪,從閱讀之海捕捉成長的養分。
同時,也用我們的眼睛,守護孩子們的冒險旅程。